当前位置: 首 页>技术应用

“无烟不艾,无火不灸”,如何理解艾灸的渗透力内涵?

作者:艾毓堂  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23/2/17 17:28:06   浏览:

“无烟不艾,无火不灸”,如何理解艾灸的渗透力内涵?

艾灸的渗透力,“无烟不艾,无火不灸。”,艾烟在前,艾火在后,可以看到艾烟更重要。

 

我们都知道,空气与水,是无孔不入的,除非能量和压力不够,否则随着时间的增长,一定会渗透到所有缝隙之中。人体的气血也一样,通过神经和血管来输布全身,一处不到即一处废损。但是气血和神经血管本身是不具备搜串游走散布功能的,他们输布得好不好,取决于身体里的热能。类似自然界里的阳光辐射大地,地球在规律性的转动,表面又是凹凸平斜高底宽窄不一的,阳光渗透到这些部位,地表的水和空气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,就会形成冷与热的交换往复,完成循环,继而产生风、霜、雪、雨等等,满足生态的需要。

 

所以单纯的热,对生命而言意义并不太大,主要是艾烟承载着热量和能量的传递,热力在四时和五行里受到阴阳变化的影响,人体的血气才会阴升阳降,才有了牵引力和推动力,以及势能的形成,继而生成津液,渗入脏腑四肢百骸,濡养生命,这才最具意义。因此,艾灸的主要意义,不在于单纯的烤火取暖,而是在于渗透力,在于艾烟的作用。

 

有了渗透力的存在,有了艾烟,你才能体会到口舌生津,继而身体日渐康复强壮。否则没有艾烟,灸得越久,越是口干舌燥,每况愈下。但是艾灸的渗透力往往被我们忽视了,不知道啥叫渗透力,渗透力又是怎么来的。 

 

人类社会也有渗透力,比如解放前的地下党,通过某些引荐,渗透到敌人内部各个部门和阶层里工作,然后受党中央的领导,共同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战斗,为建立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。又比如当今社会,上至国家中央,下至各个地方,凡是百姓比较集中和规模庞大的单位,都有党建组织,或大量高度警惕的爱国者渗透其中。平时与老百姓一起建设祖国,一旦有敌人企图兴风作浪,中央立刻就能获得信息,迅速组织力量消灭敌人。正是因为上有英明的领导,下有渗透力的作用,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越来越繁荣昌盛。

 

艾灸的渗透力,就类似这样的作用,道理是一样的。艾草性温,入肝脾肾三经。生桐油性寒,直走下焦。气交灸法,燃烧艾绒,会产生艾烟气、艾热力、渗透力三层能量。热力集中在肚脐部位,温煦中焦,可帮助脾胃气血运化。

 

艾烟中有桐油,渗透力在生桐油的引经作用下,寻经取穴,顺利渗入肝脾肾三经,将热力引至足底。热能是上升的,艾性也温,所以这股热力还会顺从的被渗透力从足底推行至头部。而艾烟里的药气,也是入肝脾肾经的,通过呼吸进入体内,在上焦处与下焦上行的渗透力相汇合,进一步将热力提升至头。然后卫出于目,热力再次沿着太阳、少阳、阳明这三经下降至足底,如此周而复始。

 

体内热力所至之处,寒凝散发,瘀积消融,功效宏大。气交灸的整个过程,由于渗透力的存在,就极大的促进和改善了卫气的循环,继而有病祛病,无病强身。

 

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人有大谷十二分,小溪三百五十四名,少十二俞,此皆卫气之所留止。”《素问·气穴论篇》说:“肉之大会为谷,小会为溪,肉分之间,溪谷之会,以行营卫。”人体的神经血管在卫气充盈的肌肉筋膜骨缝之间穿行,将血气规律性的输布到全身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有一种自然能量在推动血气的循行,那就是卫气,也叫阳气。当人体受到风雨寒暑、情志、居处、饮食等等影响,卫气耗散,血气就容易发生分离、破败、厥绝、痹阻、稽留、虚空、逆乱等状况,继而生病。要改变这些状况,首先就要强大卫气的能量,气行则血行,同时饮食摄入得当的话,多数病可以不药而愈。

 

真正决定艾灸效果的是:艾烟、灸透!

 

平日里,我们教大家用艾灸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时,都会给出一组穴位,有时还会具体到哪个穴位灸几壮、灸多少分钟。这些都是相对客观的量化标准。

 

不过,如果你只会机械地照本宣科,那就未必能取得完美的艾灸效果了。

 

为什么呢?

 

因为这些量化标准都是表面功夫,真正决定一个穴位在施灸过程中有无变化、发生了什么程度的变化,关键取决于这个穴位是否灸透!打个比方,这就跟蒸馒头一样,光时间够了没用,若没有水没有水蒸气就无法蒸熟,艾烟是关键,就像水蒸气,熟透才是关键。

 

古人曾有“灸法效如桴鼓”的说法,认为艾灸就像敲鼓,一敲即响。显然,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建立在灸透穴位的基础之上,唯有灸透,才能得气、有灸感、有排病反应,进而取得疗效。

 

二、什么是“灸透”?

 

形象地说,所谓“灸透”,就是在艾灸时,穴位处于“打开”的状态。这样,艾火的热力和艾烟的药性才得以通过穴位和周边的皮肤渗透进身体,而不仅仅浮在皮肤表面。

 

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中指出:“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,始能求愈”。可见,灸透有两个重要前提:“火足”与“气到”,“火足”就是灸量到位,“气到”就是气至而有效。

 

现实生活中,多数灸友在灸至皮肤红晕时,便认为穴位灸透了,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。因为如果经络瘀堵严重的话,皮肤再怎么红晕,经络还是不通。

 

那么,怎么灸透呢?

 

以最常用的悬灸为例,艾灸时,建议在距离皮肤三、四横指宽差的位置处施灸,别跟烤肉一样,产生刺热,因为“壮火食气”,太热了反而耗气,能感觉到温热的热量就行。

 

同时,施灸者和受灸者都必须心神合一。因为艾灸的过程其实就是以火行气的过程,在气的运行过程中,神无处不在,喜怒忧思悲恐惊,都是心神变化的表现。唯有“心神合一”——将心神之力渗透到施灸行为当中,身体才能更好地吸收灸量,进而尽快地被灸透,反之,心神涣散,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
 

三、灸透的感觉是什么样的?

 

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字:活!就是透过穴位及人体,能找到“活”的感觉——阴气与阳气之间发生了能量变化。

 

比如,没灸之前,抚摸皮、肉、筋、骨,感觉僵、硬、凉;艾灸过后,再抚摸看看,感觉完全不一样了,皮肤有弹性了、柔软了,筋也顺了,骨头也不硌手了。总之,皮、肉、筋、骨成为一个有活力的整体,手抚摸皮肤时,肉、筋、骨都跟着一起律动,不像艾灸之前,抚摸皮肤时,只有皮肤在动,其他都是死的。

 

通常,患者可以感觉到4个层面的变化:

 

第1层:形,就是形顺了,肢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。

 

经络不通时,人常有皮肤痒、手脚麻、腰腿酸、关节痛等症状。艾灸过后,痒麻酸痛等浅表层面的症状得到缓解。这就是解决“形”的问题。

 

第2层:质,就是质柔了,筋肉有弹性了,关节灵活了。

 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里说到,疾病有深浅之分,从腠理、肌肤,再到脏腑、骨髓,病在浅层易治,病在深层难治。

 

有些风湿骨关节患者、宫寒患者、以及瘀堵比较严重的人,常会出现腹部、关节乃至整个下肢十分冰凉的症状,从病症角度来说,这就已经病及脏腑了。

 

此时艾灸,可以由表及里,循序渐进地透达机体,整个筋肉关节都得到疏通。这就是解决“质”的问题。

 

第3层:气,就是气至了,整个身体里面都暖了热了。

 

古人认为:灸之要,气至则有效。“气至”就是:表面不热深部热,局部不热远部热,此处不热他处热(或者麻、胀、痛及其他非“烧灼皮肤”的热感)。艾灸某处,发生“感传”现象,从此处传到彼处,就说明得气了。

 

一位灸友曾经反馈,她每次艾灸足三里时,都能感觉一股“气”沿着穴位行进,上过膝关节,往大腿游走,下能行进至小腿肚。

 

这股“气”其实就是灸感,它就像一股暖流或电流,在体内蹿行。因为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,它会自动自发地将艾热运输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去。

 

不过,没有灸感,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了无用功。因为灸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,这位灸友的“气”感就是显性灸感,而如果艾灸时没有什么感觉,但艾灸过后身体好了,疼痛轻了,也说明有灸感,只不过这种灸感不明显或发生了延迟而已。

 

第4层:神,就是神清了,施灸人觉得整个身心都舒服了。

 

通俗地说,就是灸完之后,不仅通体舒泰,甚至整个人都神清气爽,跟脱胎换骨一样,精气神十足,甚至对艾灸产生了依赖,到了“不灸就不舒服”的状态。

 

综上所述,艾灸前后,人体的变化好比由固态的冰化成了液态的水,原本的瘀堵、阴浊,在艾灸的作用下,融化了、温暖了,比如皮肤温热了、湿润了,筋肉之间有粘性了,这种感觉就说明灸透了。

 

当然,灸透还不仅于此,有时,按压皮肉会有痛感,这说明此处有瘀堵,等到艾灸过后,疼痛减轻了甚至不痛了,也叫灸透。

 

最新资讯
  • 客户常问问题解答

    一次艾灸治疗多长时间? 答:艾柱燃烧尽为30分钟左右,舱内温度50分钟后开始下降,一般人做完艾灸会出汗,每次治疗时间设定为40分钟-50分钟比较适宜。 如何排烟? 答:排烟有室外和室内两种排烟方式,即艾灸舱的出烟口接到室外排烟管道或室内排烟机管道上。推荐使用室外排烟方式。 室外排烟如何弄烟道? 答:排烟管道长度小于50米,管道最终通过窗户或墙壁凿孔方式通到...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ADD

中国·重庆

18645023000 0451-55179762

地址: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151号